有关无人驾驶网约车和传统网约车、出租车的替代性话题已讨论许久,到目前为止依然无法让三方形成共识,或者说无法找到一个三方共赢的方案。
无人驾驶网约车面对传统人工驾驶车辆是否具有替代性?
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因其承担的功能是城市道路客运,扮演的角色和网约车相同;而网约车的本质是“网络预约出租车”,是传统巡游出租车的分支,可是现在的传统巡游出租车同样能通过网络获客,所以只要无人驾驶网约车在服务水平和收费标准上与之看齐则初步具备替代性,一旦具备更高的综合水平则传统人工驾驶车辆的市场将摧枯拉朽,这是必然的结果。
替代性的存在决定必将淘汰其中一类,具备成本优势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将会是赢家,那么这些车是否应当普及应用呢?这里又涉及到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就业的问题。有些观点认为技术进步必定会淘汰一些传统工作岗位,比如汽车的出现淘汰了马车和马车夫,然而这样的举例似乎并不恰当;因为当初的汽车是需要人工驾驶的,马车也需要人工驾驶,于是马车夫即可在汽车漫长的普及过程中转型为马车夫。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无人驾驶的网约车不是“以车替马”,而是直接淘汰了“以车替车并淘汰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无人驾驶网约车的话,其面向传统人工驾驶车辆则不具备替代性。
并且这里有一个逻辑上的矛盾点,当马车夫变成职业司机的时候,职业司机依然有对等或更高的收入;而无人驾驶网约车替代传统人工驾驶车辆之后,职业司机没有了收入,而前者所获得的收入并不会给到职业司机,所以最终的结果其实只是具备运营无人驾驶车的企业从职业司机的手中抢占了资源。
现在的问题已经变成人工和智能的对立,应当先保司机就业还是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这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安全性
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做到安全行驶,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机器没有情绪,而诸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为司机情绪波动导致;其次机器只要正常维保则不会疲劳,于是也不会出现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
但是还有另一个问题值得讨论,那就是无人驾驶汽车会不会被“黑”。
或许讲有“骇客”可以通过互联网入侵无人驾驶汽车的电脑并进行远程控制会显得有些离谱,甚至会感觉像科幻片里的桥段,可是这些车辆本就有后台安全员以遥控的方式进行检测;而任何由人编写的防火墙都能由人来攻破,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这样的担忧或并非杞人忧天,也不是绝对的科幻片桥段,三五十年前提到无人驾驶汽车也会感觉像科幻片而现在已然实现。
无人驾驶汽车也会在公共道路上行驶,那么如果这些车辆出现上述情况,这些质量动辄两吨左右的车辆会成为什么呢?
如果被“骇客”控制的话,那这些车则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个的武器。
在和平时代里不需要有这种顾虑,可是人类历史一直说明和平总是短暂的,所有人都热爱和平但也不能埋下危险的种子;当然这样的描述看起来又有一些杞人忧天甚至是夸大其词,所以每每想到这里都充满了矛盾,考虑到无人驾驶车的安全性和替代性,笔者认为现在或许不应该过早应用无人驾驶技术。
你认为呢?